氢氧化钠(NaOH),俗称烧碱、火碱或苛性钠,是化工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原料。这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液体,以极强的碱性和腐蚀性著称,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。本文将从定义、性质、生产工艺到实际用途,全面解析这一化学物质,并提供安全使用建议。
一、烧碱的定义与基本性质
烧碱是一种无机化合物,化学式为NaOH,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或无色液体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.997,熔点318.4℃,沸点1390℃,密度2.13 g/cm³。暴露于空气中时,烧碱易吸收水分(潮解性)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,因此需密封保存。
关键特性:
二、物理与化学性质详解
物理性质
化学性质
烧碱的化学反应多样,主要包括:
1. 中和反应: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(如NaOH + HCl → NaCl + H₂O)。
2. 皂化反应:分解油脂生成肥皂和甘油,用于洗涤剂生产。
3. 金属反应:与铝、锌等金属反应释放氢气。
4. 歧化反应:与卤素(如Cl₂)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。
三、烧碱的生产工艺
现代工业主要通过电解法生产烧碱,尤其是离子交换膜法,因其能耗低、污染小、产品纯度高的优势,占据全球90%以上产能。
核心步骤:
1. 原料处理:原盐(氯化钠)溶解成盐水并精制。
2. 电解反应:在电解槽中分解盐水,生成NaOH、Cl₂和H₂。
3. 浓缩与固化:液态烧碱经蒸发后制成片碱或粒碱。
环保挑战:传统的水银法和隔膜法因污染问题已逐步淘汰,离子膜技术成为主流。
四、烧碱的广泛应用领域
1. 工业领域
2. 日常生活
实用建议:
五、安全使用与储存指南
操作防护
急救措施
储存要点
六、选购与环保建议
氢氧化钠作为“三酸两碱”中的核心,其重要性贯穿于从重工业到日常清洁的各个场景。理解其性质、合理应用并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,还能最大限度降低健康与环境风险。无论是企业采购还是家庭使用,科学认知与谨慎操作始终是关键。